首页 > 实时讯息 >

“这个暑假,我能安心送快递了!”——沙依巴克区30名新就业群体子女暑期有了“快乐驿站”

时间: 2025-07-11 11:45:00

在新居社区“暑假托管班”里,新就业群体子女在辅导老师指导下做手工。(记者刘青霞摄)

新疆网讯(记者刘青霞)“以前暑假最发愁孩子没人管,这个假期,我终于能安心送快递了。”快递员李国强感慨道。在沙依巴克区红庙子街道新居社区,像李国强这样的新就业群体家长不再为暑期孩子看护问题发愁。社区开设的免费托管班,让30名孩子有了安全、充实的去处。

多样课程 快乐学习两不误

“看,我做好啦!”7月9日,沙依巴克区红庙子街道新居社区的暑假托管班里,8岁的阿布都·沙拉木兴奋地举起刚完成的织布机手工拼图,脸上满是自豪。在新疆石河子大学返乡大学生志愿者成飞雨的指导下,他全神贯注地将拼图组装成型。与他一起的还有29名学生,年龄最小的8岁,最大的15岁,大家专注地完成着自己的作品,教室里充满欢声笑语。

“这个暑假我每天都能和小伙伴一起做作业、学画画、做手工,真的太开心了!”李钊霆眼中闪着光,兴奋地描述着。他告诉记者,在托管班结识了很多新朋友,一起度过了充实快乐的时光。孩子们在托管班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欢乐天地,尽情享受着这个特别的暑假。

家长安心 托管服务解后顾之忧

“现在孩子能在托管班学习、玩耍,还有老师照顾,我工作安心多了。”李国强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一旁的家长艾米蒂·艾尼插话说:“以前送孩子去托管班要跑很远,现在就在家门口,方便多了。”程玉萍的商店距离暑假托管班只有500米,她笑着说:“开设得非常及时,店里就我一个人,根本没时间照顾孩子,托管班解决了大难题。”

沙依巴克区推出的新就业群体子女暑期托管班,以贴心的服务让家长们能够安心工作,不再为孩子的暑期看护问题而烦恼,真正解决了新就业群体家庭的后顾之忧。

精准施策 家门口的托管服务

据了解,为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切实解决新就业群体子女暑期看护难题,沙依巴克区委社会工作部联合扬子江路街道、红庙子街道、八一街道,共同开展暑期免费托管班活动。这一举措推进了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友好城市”建设,促进新就业群体与城市“双向奔赴”。

针对新就业群体暑期子女无人照看难题,沙依巴克区委社会工作部、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三级联动,按“就近、便利、实用”原则精准施策。沙依巴克区委社会工作部社会工作服务和志愿服务办公室负责人范丽介绍说:“我们精心挑选居民‘家门口’场所作为托管点,最大程度缩短家长接送距离。”

新居社区副主任许尧说:“我们开办了为期15天的免费红领巾小课堂,这里不是简单托管,而是让孩子安全快乐成长。”课程设置丰富多样:科技科普手工DIY,激发创新思维;爱国主义电影,培养爱国情怀;民族团结故事会,促进交流团结;交通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垃圾分类知识,引导环保习惯;移风易俗活动,树立正确价值观。通过这些课程,为孩子打造安全、充实的“家外之家”,让家长安心工作、孩子开心学习。

各方齐心 汇聚力量共筑暖心工程

考虑到新就业群体“早出晚归”特点,托管班弹性安排时间,提供日间看护、学习辅导、兴趣活动“一站式”服务。返乡大学生志愿者耐心辅导作业,组织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

通过多方联动,沙依巴克区利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资源,为新就业群体子女提供“免费、低偿”暑期托管服务。同时创新组建“1 + 2 + N”服务队伍:1名社区党委书记牵头组织,2名社区工作者提供教学支持,若干名党员志愿者、返乡大学生志愿者等参与服务。新疆石河子大学返乡大学生志愿者成飞雨说:“能参与这个活动,为孩子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很有意义。”

“新就业群体是城市运转的‘毛细血管’,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就是为城市发展注入动能。”范丽表示,下一步,沙依巴克区委社会工作部将以“暖新护航·六项行动”为抓手,持续优化服务模式,探索“托管+研学”“托管+实践”等创新形式,通过行动落地建立常态化关爱机制,让新就业群体在暖心服务中增强归属感,同时依托行动载体推动其深度融入城市基层治理,切实以精准护航为城市发展注入持久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