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院子是母亲亲手编织的梦境,她在这片小小的天地里,种下了杏树、李树、枣树。如今,它们已长得比碗口还要粗壮,宛如岁月的守护者,静静诉说着过往的故事。
那是一个春日的清晨,母亲换上新衣,沿着蜿蜒的山路前往30公里外的大舅家。当夜幕低垂之时,她才带着一株用牛皮纸包裹的杏树苗归来。树苗约1米高,在母亲的手中显得格外珍贵。她小心翼翼地将树苗栽在院子南面,按时浇水、施肥、修剪枝条。若遇气温骤降,母亲便在树下燃起一堆火,用微弱的火光抵御霜冻的侵袭。一次,狂风暴雨来袭,杏树的一根枝干被风刮歪,母亲冒雨去扶却不慎摔伤,卧床休养了一个多月。即使如此,她也从未有过一丝抱怨,只是在康复后继续悉心照料这棵杏树。
在母亲的呵护下,杏树渐渐长高,不久便挂满了果实。我最爱杏子的滋味,酸甜交织,满是童年的回忆。每到杏子成熟的季节,我便会拨通母亲的电话:“妈,杏子熟了吗?”“熟了,你来吧,路上小心。”次日,我便驱车赶回老家,一进门就觉得甜香扑鼻,树上挂满了黄里透红的杏子。我连吃了七八个,母亲找来梯子,我挑拣最好的杏子摘了一箱。在老家住了一日,母亲为我准备了丰盛的饭菜,那温馨的时光如同杏子的甜香,久久萦绕心头。
老家附近有个农场,里面有许多果树苗。母亲一直想要一株李树,但老板说树苗不够,即便花钱也买不到。一天,老板在自家地里栽李树,将一些不好的树苗扔到山下,母亲便去捡了一株小苗。小苗很是柔弱,几乎枯死,母亲请教了有经验的果农才将它救活。市场上,女儿看见李子便要买,我说:“这价格太高了,等些日子我带你回老家吃。”女儿因此满怀期待,不断地催促我。母亲的电话一来,我们便出发了。李树结了累累硕果,有的树枝都被压弯了,母亲端来一盘让我们坐下慢慢品尝——她关心孙女,说她长高了,让她好好读书,临别时还多装了一袋李子让她送给同学。
老家依山傍水,崖畔的石缝里长着不少枣树。母亲想挖一棵,枣树上的刺划破了她的手,她只是用布随意包扎了一下。枣树栽在院子西面,几年后因修花园,父亲想挖掉它,母亲坚决不同意。秋天,枣子红了,我们也如约而至。我拿长竹竿一敲,枣子如珍珠般纷纷落下,女儿和妻子蹲在地上捡满了一大筐。母亲用酒腌制了一部分枣子留到过年时享用,她一再叮嘱妻子:“你身体瘦弱,又要读书写作,多吃些枣子补补。”
看到别人家的柿子树,母亲又想栽一棵。但她毕竟已经70多岁,我怕她身体吃不消,便拦住了。一次,姨娘来看望母亲,我听到她们的对话。姨娘说:“姐姐,为啥要费那么大力气在院子里栽树?”母亲回答:“我栽了那些树,儿子、儿媳、孙女就会常回来,他们来了我就高兴。”那一刻,我的内心仿佛被什么击中了。多年来,我们只知道享受树上的果实,却不知道母亲栽树还有这般深意。想起以前,有时过年也没回家,有时把母亲的生日也忘了,我的眼睛瞬间湿润了。此时,我突然产生一个念头:妈,您放心,以后不管多忙,我都要抽时间回家看看,让您晚年过得更加幸福。
母亲的院子,是她用爱筑起的港湾。那些树,是岁月的馈赠,是母亲对家的深情,更是我们心中永远的牵挂。
(作者单位系甘肃省兰州市第二十五中学)
《中国教师报》2025年04月30日第16版
作者:李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