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周良成
近日,在2025中国(深圳)独角兽企业大会现场,来自上海的独角兽企业、图灵量子创始人兼董事长金贤敏接受了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掌门访谈》栏目专访。金贤敏为记者揭晓了公司名称“图灵量子”的深意:既是向计算机与人工智能之父艾伦·图灵的崇高致敬,也承载着创立一家“世界级伟大公司”的雄心。公司Logo中那个未闭合的“Q”,被他赋予了“翅膀”的意象,象征着展翅高飞的“科技英雄梦。”
不是“追赶”,是“换道超车”:光子芯片、量子计算成为“撒手锏”
面对记者的提问,他认为电子芯片发展已逼近原理与成本的极限,摩尔定律的终结“就在眼前”。在他看来,光子芯片、量子计算是中国在全球智能化浪潮中实现“换道超车”的战略契机。
当被问及技术突破,金贤敏自信地纠正了“追赶”的表述。他回顾了图灵量子扎实的技术积累:团队掌握曾保持多年的“最大规模三维光量子芯片”世界纪录,更关键的是,建成了全球首个光子芯片中试产线。“2025年6月5日,我们在无锡的全线产线拉通,这是目前国际领先的IDM(垂直整合制造)能力。”金贤敏强调,这赋予图灵量子高速迭代的“撒手锏”,使其得以与融资额高达20亿美元的硅谷劲敌PsiQuantum同台竞技。

“资金支持”和“场景落地”是当下最大挑战“双翼”
“资金是当下最大的挑战。” 金贤敏坦言,底层技术的领先需要持续投入才能转化为产品优势和市场竞争力。他呼吁政府和社会资本能给予像图灵量子这样具有“换道超车潜力”的硬科技企业更强力的支持,以维系与国际巨头“一较高下”的能力。
场景落地是另一关键。对比欧美企业拥抱新科技的主动性,金贤敏指出国内应用生态尚需培育。他寄望于深圳这座“创新之都”能发挥引领作用,深圳通过成立“独角兽企业服务联盟”等形式,促进量子计算技术与下游企业的“互相拥抱”,让图灵量子的技术真正赋能百业。
“创新之都”深圳将成为未来重要支点:量子算力瞄准“空气般普及”
“人工智能与量子计算的结合,是最美妙的结合。” 谈及与前沿产业的适配,金贤敏充满期待。他描绘了图灵量子的核心使命:为第四次工业革命提供算力与算法支撑。他表示,只有当算力变得如“空气和水一样简单、低成本”,智能化才能渗透至社会每个角落——而这正是量子计算与光子芯片的巨大潜力所在。
“未来,深圳将是图灵量子出海和创新布局的重要支点。” 金贤敏透露,在稳固上海总部和无锡产线的基础上,公司正将发展重心向粤港澳大湾区,尤其是深圳倾斜。“考虑到粤港澳大湾区在出海和创新方面的优势,接下来我们会把出海这方面的一些业务以及赋能百业的技术研发创新部署在深圳,因为深圳的创新环境是很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