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上午,铜川市人民政府新闻办举行“惠民生 增福祉”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铜川市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王九鸣围绕“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 以高水平安全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作介绍,铜川市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杨高兴、铜川市应急管理综合执法支队支队长张水利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王九鸣介绍,铜川市工业化起步较早,产业结构以煤炭开采、水泥建材、铝冶炼加工、装备制造等重工业为主,企业规模层次、安全保障能力参差不齐,从业人员安全管理水平、安全技能素质总体不高,安全基础比较薄弱,尤其是煤矿,一直是安全事故的“重灾区”和全市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我市是省内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重要交通节点,路网密度大,境内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沟壑纵横、峁梁交错,干线公路、山区道路急弯陡坡、临边临崖等风险点多,道路交通安全也是全市安全生产的重点难点。我市城镇化率相对较高,建筑施工、城镇燃气、消防、特种设备、油气长输管线等高危领域风险突出。加之社会条件和发展的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安全生产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防风险、除隐患、遏事故工作的头绪多、任务重、压力大。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应急管理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系列重要论述精神,坚决落实省市工作部署要求,围绕全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主责主业,以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主抓手,突出事前预防,狠抓隐患查治,强化夯基固本,实现了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连续三年“双下降”,并保持在个位数,较大事故连续两年实现了“零发生”,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安全保障。
会上,王九鸣将铜川市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开展情况做了具体介绍。
压实各方责任,汇聚齐抓共管工作合力。
强力压紧压实党委政府属地责任、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市县两级和38个镇办全部建立了党政领导安全生产职责和年度任务“两个清单”,推行“主官周末查安全”机制;明确了48个市级部门和中省驻铜单位安全生产职责,以及17类新业态的安全监管“一件事”牵头部门职责,制定了《重点行业领域检查事项清单》;扎实开展“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年”活动,有力推动企业法人年度述职述责、法人谈安全、标准化安全班组建设,不断织密安全责任体系的“一张网”。有效发挥安委办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的作用,综合运用专题部署、每月调度、督导暗访、通报约谈等手段,推动省市部署的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化”管理、“颗粒化”落实,拧成全市大抓安全“一股劲”。
紧盯风险防控,狠抓重大隐患动态“清零”。
坚持把事前预防抓在手上,聚焦重点行业领域、关键环节、时间节点和高风险点位,强化风险研判、预警提示、专项督导等措施,始终保持“风险就在眼前”的危机感。始终抓住重大事故隐患这个“牛鼻子”,牢牢把排险除患抓在手上,在煤矿、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城镇燃气、消防等各行业领域全面组织开展了重大事故隐患“清零”行动,聚焦易发生事故的“三违”行为、高风险作业环境等关键因素,大力推行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组织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宣贯活动930场次,培训3.8万人次,常态化开展专家指导服务,持续跟进函告、通报、督办、验收,2024年以来全市共排查重大事故隐患1055项,已完成整改1032项,整改率达到97.8%,企业自查率占比50.34%,整改率和企业自查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着眼久久为安,推动专项整治走深走实。
聚焦风险突出领域和群众身边安全问题,强化源头治理、标本兼治。煤矿领域全面完成了区域性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正常生产建设煤矿和停工停产煤矿落实“一矿一策”防范措施。道路交通领域扎实开展公路隐患突出点段重点攻坚、“两客一危一货一面”等重点车辆集中整治,治理事故多发路段和危险路段61处,查处交通违法行为30余万起。城镇燃气领域狠抓城市燃气管道“带病运行”、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累计改造城市老旧管网289.54公里,拉网式“扫街”检查餐饮单位3213家,整治隐患2694处。持续深化城市消防安全、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等专项整治,畅通消防生命通道30034处,小型生产经营场所、经营性自建房、老旧住宅小区安装早期火灾报警和灭火装置3147处,713个居民小区安装了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2341台电梯安装了电动自行车阻进器。
着力夯基固本,力促本质安全巩固提升。
聚焦违规违章建筑施工、有限空间作业、动火焊接等“人的不安全行为”,实施了零星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反“三违”专项治理、特殊作业审批专项执法等制度措施,严防“小作业”酿成“大伤亡”。加力推进企业安全自动化、信息化改造提升,4处煤矿建成了智能化矿井并通过省级验收,全市正常生产的非煤矿山、铝加工(深井铸造)企业全部安装了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实施了一批工程治理,燃气城市生命线工程累计完成中低压管网数据探测665.8公里,安装阀井、管网监测设备671台,公路生命防护工程完成114.37公里,完成电梯安全筑底1430台,持续加高筑牢全市安全防线。通过“人防、技防、工程防、管理防”综合施策,努力实现“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严抓行政执法,统筹监管服务互相促进。
大力推行“三位一体”执法模式,全面应用“互联网+执法”系统,综合运用“双随机、一公开”执法、“吹哨式”下沉执法、“区块化”协作执法、夜间突击检查等方式,坚持立案“三比”、无案“三查”、办案“三严”,去年全系统共行政立案35起,“一案双罚”4次,罚款60.45万元,行刑衔接移交案件2起,责令停产整顿1家,约谈企业32家次、相关人员65人次,以法治之力切实维护企业生产经营的良好秩序。坚持让服务跑在监管之前,寓服务于监管之中,所有行政审批事项做到马上办、一次办,让企业和群众“最多跑一次”,坚持“执法+普法”“执法+服务”“执法+宣贯”,实行企业信用修复全流程网上办理,热心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助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强化宣传教育,筑牢全民安全思想防线。
以“安全生产月”“5·12”防灾减灾周等为载体,面向基层、面向企业、面向群众强化普法、科普和警示“三个宣传”,线上线下组织发布宣传信息、预警提示、广告标语6万余条,短视频100余期,发放宣传资料32.4万份,开展专题宣传2000场次,企业负责人专访150期,多措并举强化全民安全宣传教育,厚植全社会“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文化根基。坚持把企业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摆在突出位置来抓,组织企业主要负责人专题培训1431期、受训3.85万人,开展从业人员培训2289期、受训14.63万人,举办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班788期、考核取证2.31万人,同时组织开展“小切口”应急演练1015场次,有力促进了从业人员安全素质能力的提升。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事关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做好安全生产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下一步,我们将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系列重要论述精神为指引,自觉在深化“三个年”活动和打好“八场硬仗”中坚守“战位”,坚持以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统揽,在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上持续用心用情用力,坚决守牢全市安全发展底线,努力以高水平安全服务保障全市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