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菜市场走出一家全国连锁品牌

时间: 2025-04-26 10:08:00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对于老广来说,烟火气是茶楼食肆的“一盅两件”,也是街边小店那碗云吞面。2012年,初出茅庐的大学毕业生袁亮宏从长沙来到广州,在街头的浓浓烟火气中,他嗅到了商机。

不久,在广州菜市场中,一个5平方米的店面“袁记云饺”诞生了。10多年后的今天,这家从广州芳村走出来的品牌,已在全球开出4000多家门店。小店如何做出大生意?袁记云饺联合创始人田伟聊起了他们的创业历程。

创业初尝甜头

田伟和袁记云饺创始人袁亮宏是大学同学,毕业于湖南科技大学体育专业。大学毕业后,他们先后来粤工作。

受父母经商影响,袁亮宏从小就热衷于做生意,高中抓住智能手机普及的风口,在镇上开了一家手机店,三年下来收益颇丰。大学时期,他又一次抓住互联网购物的商机,创办一家游泳体育产品的淘宝代销店。

2012年,袁亮宏毕业后来到广州一家公司做销售。在广州街头的浓浓烟火气中,他嗅到了商机,开始进入餐饮行业。

最初,袁亮宏加盟了一家烤鸭品牌,开业初便迎来“开门红”,但随后业绩逐月下滑。他只能草草结束了这次创业。

善于发现机会的袁亮宏,在大街小巷考察时发现了生鲜饺子的商机。在加盟受挫后,他决定另起炉灶——创立一个属于自己的饺子品牌。2012年,袁亮宏在广州一个菜市场盘下一家5平方米的小店,取名“袁记饺子云吞连锁店”,为街坊邻居提供广式饺子云吞。

田伟分享了一个小插曲,因原有店名无法满足打造品牌价值的需要,于是改为“袁记云饺”,云饺,即云吞+饺子。当年正值互联网“云”概念风起,顾客纷纷好奇前来一探究竟——难道这饺子还有科技含量?

就这样,一家普通的小店,在袁亮宏的苦心经营下,逐渐走上正轨。买菜路过门店的大爷大妈,看到明档里的饺子云吞,总要买些回家。

转换模式成“黑马”

田伟回忆称,为了提升饺子的口感,团队不断调整饺子配方,“为了调试口感,把广州的老字号基本都吃了个遍。”

创始团队根据消费者的口味,努力改进制作工艺、配方,尝试将鲜虾、蟹籽、冬菇、马蹄等各种食材融入馅料,让饺子口味更多样化,赢得了消费者的喜爱。慢慢地,店里开始有了回头客,生意逐渐好起来。与此同时,团队也在不断尝试新的营销思路和模式,吸引更多消费者的关注。

仅用一年时间,袁记云饺把门店扩充到10家。两年时间,袁记云饺通过加盟将门店数扩张至100家。

2017年,袁记云饺开始探索“生熟一体”门店,正式切入堂食饺子生意,抢夺饺子堂食的市场份额。袁记云饺加盟店铺也开始增加,很快从广东扩展到省外区域。随着店铺数量的增加,袁记云饺在佛山里水建设了一个2000平方米的现代化工厂,并建成完善的配送体系,给予加盟门店原材料的支持,门店只需要完成现场包制的流程。

“袁记云饺从一开始就明白全产业链的优势所在,深知只有打造自己的供应链体系,才能拥有核心竞争力。”田伟表示。

目前,公司分别在广东佛山与江苏苏州建立五座现代化生产工厂,以及覆盖全国主要消费市场的16个仓配中心。总部为门店统一配送调好味的肉馅,门店自行采购新鲜蔬菜后,进行清洗、脱水、现切,随后用专业手法拌馅儿,现场包制。

2019至2021年,袁记云饺进入高速发展期,门店数量每年增加上千家,成为餐饮行业一匹“黑马”。

深耕供应链试水出海

“靠着一股劲,学习招商、自己开面包车送货,甚至还要自己包饺子。”田伟透露,创业之初,团队的目标就是三年内打造出一个行业知名品牌。

这也是令他们感到骄傲的地方——尽管全是“门外汉”,但靠自己摸索开辟出一条全新的道路。热血、有干劲,对于一家创业公司来说是十分珍贵的,在一定程度上,这奠定了公司的发展根基。

然而,情怀并非万能,现实也让这帮热血青年屡屡碰壁。

“为了补贴加盟商,每个月亏损400万元。”提及此事,田伟连连摇头。“那时候公司面临倒闭。创始人把房产证都准备好了,想着通过抵押贷款先挺过去。”2021年由于猪肉价格上涨,而给经销商的供货价又不能提,亏损只能自己扛。

“没想到会涨这么高。”田伟说,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问题,团队此前并非没有准备预案,但实际情况远超想象。有了前车之鉴,团队开始深耕供应链。猪肉、虾仁、调味品……公司均有投资布局。

与此同时,袁记云饺也开始寻找增量空间。2024年12月15日,袁记云饺海外首店在新加坡金隆大厦开业,门店生意十分火爆。今年4月,袁记云饺在新加坡开出了第二家门店。社交平台上,消费者分享说要排队一个半小时才能吃上一份地道的中国饺子。

在国内经历了激烈的市场竞争后,中国餐饮品牌在菜品创新、服务质量、品牌营销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优势。袁记云饺海外店凭借成熟的连锁经营模式、精细化的运营管理以及创新的营销手段,迅速在当地市场脱颖而出。

从最初在酒店租房办公,到搬进佛山新城的甲级写字楼,再到占地90亩的新总部基地也已经落子广东顺德。田伟说,他们的团队又有了新的憧憬:“通过出海,让中国的饺子文化走向世界。”

在广东,袁记云饺不是个例,小店做出大生意的故事仍在不断上演。

南方日报记者 黄晓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