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抗日英雄谱 | ‌郑行福:“我的命只值半袋盐钱”

时间: 2025-07-08 11:07:00

1941年皖南事变后,郑行福临危受命担任新四军第七师供给部部长。当时第七师初创于无为县,由于日伪封锁严密,根据地物资极度短缺‌。他创造性地建立地下采购网,通过商人、渔民甚至伪军内线,将粮食、药品、布匹秘密运入根据地。为保障军械,他组织群众将报废枪支零件重组,用土法炼制火药‌。最艰难时,他带头啃树皮、吃野菜,却将仅有的大米留给伤员。
1942年冬,他率部一夜奔袭50里,从日军眼皮底下抢回30担棉花,解了部队冬衣之急‌。被新四军指战员赞为“铁血后勤官”。这些行动背后,是无数次与死亡擦肩——日伪悬赏500大洋买他的人头,他却笑称“我的命只值半袋盐钱”。
郑行福1908年生于湖北红安,1928年入党,次年参加红军。长征中,在物资极端匮乏的条件下保障部队,锤炼出坚韧的意志与卓越的组织能力‌。1938年3月,他从延安调至新四军,次年随叶挺北上,任江北游击纵队政治部主任,在皖中地区开辟抗日根据地,受到叶挺军长的高度肯定‌。
1943年3月17日,日军集结6000兵力突袭巢无根据地。暴雨中,郑行福本可随师部转移,却坚持留下销毁机密文件,并指挥后勤人员疏散物资‌。为引开追兵,他带少数战士向相反方向突围,途中遭日军合围。弹尽粮绝时,他将最后一颗手榴弹扔向敌群,因重伤被俘‌。押至安庆后,日伪以高官厚禄诱降,他怒斥:“我的粮袋只装革命种,不装汉奸屎!”
就义前,他撕碎衣襟、咬破手指,用鲜血书写“誓死保供给”‌。7天后,他的遗体被老乡偷运回根据地,战士们发现他手掌仍紧攥着一把根据地泥土——那是他毕生守护的“战略粮仓”。‌
2014年9月,‌郑行福入选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作者:虞太文

文字编辑:李彬

新媒体编辑:莫愁

审核:李木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