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厨房“边角料”藏中药智慧

时间: 2025-05-09 09:45:00

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娜扎开提・柯尤木)吃完西瓜随手丢弃的瓜皮、剥橘子时撕下的白色橘络、炖汤时削去的冬瓜皮……这些常被当作厨余垃圾的“边角料”,在中医眼中却是治病良药。5月8日,记者采访乌鲁木齐市第一人民医院(乌鲁木齐儿童医院)中医科主任孙林娜,揭秘厨房里的“中药智慧”,并提醒公众:药材与食材的界限在于“精准”,切莫盲目自制。

西瓜皮:清热解暑的“天然凉茶”

炎炎夏日,西瓜瓤甘甜解渴,西瓜皮则被丢弃。孙林娜介绍,西瓜皮中药名为“西瓜翠衣”,性味甘凉,具有清热解暑、生津止渴的功效。“夏季暑热重时,可将新鲜瓜皮洗净后煮水代茶饮,但虚寒体质者不宜多食。”她特别提醒,市面上销售的凉茶常用西瓜翠衣配伍薄荷、荷叶等药材,家庭若用晒干的瓜皮煮水,需去除外层硬皮及残留红瓤,仅保留中间青白部分,“居家处理易清洁不彻底,反季食用过量也可能引发肠胃不适”。

石榴皮:收敛止泻的“双刃剑”

红玛瑙般的石榴籽令人垂涎,石榴皮却因酸涩口感遭人嫌弃。孙林娜指出,石榴皮含大量鞣质,是中医常用的涩肠止泻药。

“针对饮食不洁导致的急性腹泻,可取干品5克配生姜3片煎服。但细菌性痢疾等感染性腹泻需配伍黄连等清热解毒药,单用可能闭门留寇。”她强调,居家使用石榴皮务必彻底去除果肉内膜,否则易引发恶心呕吐,“在家制作干品未经规范炮制,如需药用建议选择医院或药房制剂”。

陈皮:三年沉淀方成良药

“陈皮不是晒干的橘子皮!”谈及近年流行的“自制陈皮”,孙林娜直言存在误区。她解释,药用陈皮需选用特定茶枝柑品种,经“三蒸三晒”、陈化三年以上,其挥发油与黄酮类物质才能充分转化。“自家用鲜橘皮晾晒,不仅有效成分不足,霉变风险更高。”她拿起诊室存放的陈皮举例,“你看这表皮油室凹陷明显,香气醇厚不刺鼻,与鲜橘皮晒干的单薄香气截然不同”。

橘络:被忽视的“化痰能手”

剥橘子时撕下的白色网状橘络,实为理气化痰的良药。孙林娜表示,橘络性平味甘苦,能通络化痰、顺气活血。“咳嗽痰多时,可取5克橘络配3克陈皮泡水饮用。”但她提醒,鲜橘络需阴干密封保存,直接暴晒会导致有效成分流失。市售成品多经专业烘干灭菌,家庭自制很难达到卫生标准。

冬瓜皮:利水消肿的“隐形卫士”

冬瓜汤清香解腻,削去的厚皮却是中医眼中的“消水肿神器”。孙林娜介绍,冬瓜皮利水功效显著,常用于肾炎水肿、妊娠水肿等症。“建议用鲜品30克配赤小豆15克煮水,但脾胃虚寒者需加生姜调和。”她特别提醒,冬瓜皮表面蜡质需用硬毛刷彻底清洁,否则残留农药反而危害健康。

专家警示:药食同源≠随意使用

“中药讲究性味归经与配伍之道。”孙林娜拿起诊桌上的处方笺强调,即便药食同源之物,未经辨证使用也可能适得其反。“曾有患者长期用西瓜皮煮水降火,结果导致脾虚腹泻。中药使用必须把握两个原则:知其性,明其理。”她建议公众,若有明确治疗需求,还应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