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记者王孝武、实习生廖芊涵、通讯员林黎、袁鸣)父亲是八路军抗战老兵,两个弟弟1979年牺牲在同一战场,自己则是立下三等功的女兵。近日,全国部分获得功勋荣誉优抚对象疗养活动在湖北省荣军医院举行,作为“双烈士”遗属且本人也是功勋老兵的耿庆受邀参加。

三等功女英雄耿庆
“1987年,我在大学时期曾来过武汉,时隔近40年,再一次来到这座英雄城市,对武汉的焕然一新感到震撼。”7月2日,身着绿军装的耿庆对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说。

耿庆戎装照。
“武汉经历过抗洪和抗疫,我对武汉人民坚韧不拔、舍生忘死的精神非常崇敬。”说到不怕牺牲,耿庆轻轻颔首,眼眶逐渐红润,开始谈起两个为国牺牲的弟弟——耿军和耿晓康。

耿军(上)、耿晓康(下)
“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我的两个弟弟牺牲在同一战场,他们留给父母的遗物仅是一封夹着12元津贴的诀别信和一床草席。”耿庆哽咽着说。耿庆的母亲朱建明是支援边疆的教师,父亲耿进福为八路军老战士,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耿庆回忆,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事临近时,按规定,两兄弟可以有一人留在后方,耿进福得知两儿子都要奔赴前线时,说:“别人的孩子都上前线,我的孩子凭什么搞特殊?”只在战前送别时,叮嘱儿子们“要做战斗的勇士”。最后,耿军、耿晓康也用生命兑现了誓言。

耿庆全家照。
1979年3月15日,担任火力组组长的耿晓康为掩护伤员撤退,身中数弹牺牲,年仅18岁。次日,哥哥耿军遭敌包围,弹尽粮绝时,高呼“宁死不降,党员跟我跳!”带头跳崖殉国,年仅21岁。战争结束后,部队正式授予耿家两兄弟烈士称号。哥哥耿军获得一等功表彰,弟弟耿晓康荣获二等功。
和两位弟弟一样,耿庆也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她当时是团野战医院女兵班的班长。“当时男兵负责打仗,女兵负责救护伤员。战斗很激烈,抢救伤员的任务很重,但没有一个女兵喊累。”耿庆说。由于表现突出,耿庆也荣立三等功。

满门忠烈。
巍巍青山埋忠骨,浩浩长河颂英魂。四川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拥军优抚处一级调研员汪卫军介绍,今年清明节前夕,成都市爱国拥军联合会在大邑县银屏伯乐公墓庄严举行“耿军、耿晓康双烈士及父母墓碑揭幕仪式”,在一块镌刻着红星的墓碑上,“满门忠烈”的家风令前来缅怀英烈的人们无不动容。
“弟弟们虽然牺牲了,但他们爱国、不怕牺牲的精神永远地流传了下去,也如武汉的抗洪精神、抗疫精神将流传永世。”耿庆说,武汉的梅花特别美、特别红,在我心里这也代表着武汉坚韧的意志力和顽强的精神。这次她来到武汉疗养,深切感受到这个英雄城市的热情,也希望通过湖北日报,表达对武汉人民的祝福及对祖国繁荣昌盛的祝愿。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