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厂工人们在茶园采茶。
4月,是漓江乳雪茶创始人、自治区级非遗项目桂林黑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李宗俭每年最忙碌的时候,他需要和茶厂工人在仅有的一个月时间内,完成茶叶的采收与初加工。而这一个月的制茶量就超过10吨。
近日,记者来到李宗俭位于灵川县九屋镇的茶厂,还未进大门,清新的茶香已扑面而来。“我们会把采收回来的茶叶放在萎凋槽里晾干,再经过杀青、揉捻、发酵等工序制成毛茶。”说着,李宗俭用松枝引火,待锅内温度达到350摄氏度左右,他把晾好的茶叶放进锅内翻炒。这就是漓江乳雪茶的“原型”。
漓江乳雪属于轻发酵黑茶。取小撮茶叶置于杯中,注入开水,香气随着水蒸气扩散,茶汤清凉,入口后松烟味、槟榔味依次滑过口腔,生津回甘。
“漓江乳雪来自猫儿山中百年以上的古茶树。用我们的说法,这些古茶树越不管它,品质越好,可以说是当地老百姓的‘摇钱树’。”李宗俭说,桂林古茶树资源丰富,但过去由于制茶工艺粗放,且不重视品牌打造,制出来的茶叶长期用于打油茶,或是作为茶叶原料被外地茶商收购,当地村民看不到古茶树的价值。
李宗俭是灵川县潭下镇人,大学学习的正是制茶专业。受云南野生古树普洱制茶理念的启发,他想到了家乡漫山遍野的古茶树和传承了数百年的黑茶制作技艺。
何不自己打造一个黑茶品牌,让桂林黑茶登上茶文化的舞台?
思及此,漓江乳雪应运而生。
承袭古法,守正创新。李宗俭不断研究改进本地古老的黑茶制作技艺,让本就优质的茶叶被越来越多人看到、尝到。2014年、2015年,漓江乳雪连续获得北京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金奖,并在2014年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上,其中极品以40克拍出了3.5万元的高价,轰动全场。
“我们现在全国有十多家门店,产品受到广大茶客的喜爱。”李宗俭分享了一则趣事:前不久,一位深圳的主播突然到访——他说,自己直播间的粉丝大力推荐漓江乳雪,让他感到好奇。“除了价格高,什么都好!”这是那位粉丝给出的评价,而在尝到了漓江乳雪后,这位主播决定与李宗俭开展深度合作。
如今,以漓江乳雪为代表的桂林黑茶逐渐走向茶文化舞台的中心,李宗俭更加大了对桂林黑茶体系挖掘的力度。他不仅发现龙胜、灌阳、资源等地都拥有优质丰富的古茶树资源,还结识了越来越多志同道合的制茶人。
“根据我们的估算,桂林的古茶树一年可以产茶约1000万斤,产值可以达到一个多亿。后续随着我们黑茶价值的不断提升,相关产业链更加完善,加上文旅等方面的带动,我们相信桂林黑茶的市场有望突破十亿,冲刺百亿。”谈及市场前景,李宗俭信心满满。他还表示,随着市场持续扩张,仅在灵川,采茶制茶就带动了附近乡镇村屯数百户农户有效增收,古茶树的价值也被越来越多人看见。
茶厂里,李宗俭遵循古法,用松柴明火烘干茶叶,这一个月火炕不灭、松烟袅袅。厂外,不时有农户带着刚采下的茶叶前来登记售卖。当下每斤茶叶收购价普遍在十多元,品质特别好的能达到每斤五十多元。这些自古以来“喝”着漓江水长大的“小树叶”,正在酝酿一个生机勃勃的“大产业”。
来源: 桂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