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为何做CT没事,做磁共振却心慌?二者能互相替代吗? | “医”点就透

时间: 2025-04-25 13:54:00

说起CT和磁共振检查,同样是影像检查,机器看着也差不多,有人做CT镇定自若,面对磁共振(MRI)却满心恐惧,这背后有不少原因。日前,济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医生为大家解析背后恐惧的原因。

首先,从设备外观来看,看上去两种机器都是圆筒加一张检查床,但CT设备空间相对开阔,患者躺在检查床上,四周视野不会太局促。而MRI机器大多是一个比较深的圆筒,密闭感强。哪怕是没有严重幽闭恐惧症的人,躺进去也容易感到压抑,仿佛被限制在狭小空间里,自然就产生不安情绪。

其次检查时的声音,CT运行时声音虽有,但比较规律,且音量和持续时间都在可接受范围。MRI则截然不同,它在工作中会发出比较响亮、尖锐的噪音,像尖锐的敲击声、持续的蜂鸣声混杂在一起,这些声音在安静的检查室里被放大,不断刺激听觉神经,让人精神高度紧张。所以磁共振检查,一般给大家准备了耳塞或者棉球,以减少噪音干扰。

另外,检查时长也有一部分原因。CT扫描速度快,简单部位扫描可能十几秒就完成,复杂些的几分钟也能结束。MRI检查时间则长得多,一般要15~30分钟,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不动,本身就容易让人产生不适感,再加上身处特殊环境,焦虑感就会不断累积。

CT和MRI可以互相替代吗?

优势各不相同:

CT的优势:

①扫描速度快,适合急诊(如外伤、脑出血、急性胸痛等),能快速明确诊断。②骨骼和钙化显影清晰。③对气体和出血敏感,能清晰显示肺部气胸、肺结节等病变,以及急性脑出血。④体内有金属植入物(如心脏支架、关节假体)的患者可安全检查。

MRI的优势:

①卓越的软组织分辨率,对脑组织、嵴髓、肌肉、韧带、软骨、盆腔器官(子宫、前列腺)等软组织的细节高,是神经系统疾病(脑肿瘤、嵴髓病变)、关节损伤(韧带撕裂、半月板损伤)的首选。②无电离辐射,适合儿童、孕妇及需多次复查的患者。③多参数、多平面成像;支持多种成像序列(如T1、T2、DWI、MRA),能提供功能信息(如脑血流、肿瘤代谢),并可任意角度重建图像。④血管成像无需造影剂,MR血管成像(MRA/MRV)可无创评估血管病变(如动脉瘤、静脉血栓),部分情况下无需注射对比剂。能早期发现缺血性脑梗死(DWI序列在发病早期内显示病灶)、炎症或肿瘤周围水肿。

CT检查和磁共振检查各有所长,经常还可以互相补充,提高诊断准确率。所以,身体发现异常时,选择CT还是磁共振检查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与医生进行充分沟通,选择最合适的检查方式,以确保身体状况得到及时准确的评估。

大家在选择磁共振(MRI)时也应放平心态,坦然面对,以便于得到及时准确的评估。

记者:孙镇镇 编辑:曹梦佳 校对:杨荷放 通讯员:刘雯